唐石峻财富体验 #62 - 投资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2025年04月19日 | 唐石峻
唐石峻财富体验 #62 - 投资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申明:
我的研究,旨在给投资人提供我个人的分析成果
所有投资都有风险,在进行任何投资前,请记得做好详细研究
开场
你有没有经常听这么一句话。
学我说的,但是,别学我做的。
我对这句话理解有种复杂心情。
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5年前,我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今天这期,我们来Dive into知行合一这个概念。
我们来看看投资中,知行合一是否值得你来遵循。
另外我也会分享2只我最近研究的股票。
欢迎阅读这期唐石峻财富体验,
如果你是第一次阅读我的文章,我的名字叫唐石峻,
我曾在阿里生态系统中做过10年电商,
目前是澳洲一家会计事务的会计。
我于2015年进入金融市场,
虽然中间经历过很多次失败的教训,
但是,也把握住了不少机会。
目前有幸跑赢了标普500大盘。
我没有喊单,没有价格预期,也没有买入和卖出信号。
我创作的内容只有一个目的:通过分享我的投资笔记,帮助你通过投资实现自由和快乐。
知行合一
“学我说的,但是不要学我做的”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我在10年的投资生涯中看到过形形色色的投资人。
他们嘴里说的都是价值投资,
关注好公司,长期持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可是,当我看到他们的实际操作,却是大跌眼镜。
他们做空,他们炒作新兴概念股,他们每天坐在电脑面前交易,他们跟风,他们一有风吹草动就立马套现离场。
然后,他们就会对外宣布,你要学的,是我说的,但是,你不要学我做的。
比如超级投资人Bill Ackman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嘴里说的,和在媒体访谈或者其他节目中,
一直把自己标榜为一个价值投资人。
他提到的都是老巴的理论。
但是,你真的看他这些年来一系列的操作,
他很多时候和价值投资其实真的粘不上边,
反而让人觉得他更像一个投机主义者。
在他鼎盛的时期,他被誉为新时代巴菲特,他的投资策略将会取代老巴的老套路。
但是,你如果比较Bill Ackman和老巴的业绩,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知行合一,是一个老掉牙的说法。
很多人认为在投资市场中,特别是公开股权市场,是一个勾心斗角的竞技场。
投资人们都是表面上冠冕堂皇,背地里尔虞我诈。
你要信人家嘴里说的,活该你亏钱。
这套理论似乎很有道理。
因为公开股权市场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它是一个零和游戏,市场中就两方,买方和卖方。
你赚到的钱,都是另一个倒霉蛋输给你的钱。
很长时间,我也是这种想法的支持者。
直到多年前,我研习巴菲特的理论,熟读伯克希尔股东信之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如果你把时间线拉长,市场并非一个零和游戏。
如果你不是做短期交易,而是奔着投资一家好公司,长期持有,你赚到的钱,是这家公司通过不断发展,不断壮大,所创造的价值。
这对当时的我而言,毫不夸张的说,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自从理解了这个本质之后,做到知行合一,似乎比之前要简单一些了。
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挑战。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你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FOMO和情绪上的挑战。
我举个例子吧,比如你虽然没有花时间去研究个股,但是你也想通过投资公开股权积累财富,所以你选择了定投指数基金,比如标普500和纳斯达克。
可是,你在社交媒体上总能看到各种别的投资人晒出来的图。
有人ALL IN了比特币,短短几年就财富自由,换了大房子,买了豪车。
你再看看自己的投资组合,虽然回报也还行,但是你离财富自由还远着呢。
于是,你在潜意识中说服自己,要不,我也投个10%到比特币里把。
虽然你明白为什么你之前选择了定投指数基金这个投资策略,
但是,此时,你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你开始向FOMO妥协了。
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太多了。
很多人总是和自己的原则做妥协,认为投资组合里,总是有一部分钱是用来玩的,用来冒险的。
其实,这是来自你内心的缺乏安全感在作祟。
毕竟成功的投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没有掌握足够多的投资知识。
比如前面提到的比特币的例子,你可能害怕了,你怕比特币真的涨到100万一枚,你怕别人把你远远地甩开了,只有你还在原地踏步。
其实,知行合一,也是我自己做视频的初衷。
我想以这种方式来约束自己,验证自己的投资策略的可行性。
我的投资组合在我开始做视频之后,也是开始高速增长。
这一点也算是一种Self fullfilling的形式把。
不过Self Fullfilling听上去有点感觉神叨叨的,自我催眠,自己感动自己。
这就看你怎么想了。
我觉得分享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操作,让时间来验证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因为好的反馈,会增长你的信心,让你能够在困难的时期坚持自己的策略。
知行合一对于一般热来说,其实很难做到。
在你看不到反馈的时候尤其难做到。
但是,我真心希望看到这段信息的你,能够静下来仔细想想。
虽然暂时你可能看不到反馈,
但是,你可以尝试一下,我可以保证,一旦你开始尝试,你就会看到正面的反馈,从而增加你的信心,
让你能够克服情绪上的波动,真正做到完美执行你的投资策略。
Seeking Alpha
很多朋友问我,平时我做股票研究,数据是从哪来的呀?
我使用过很多股票数据分析网站,但是,最终我认为最好用的,还是Seeking Alpha。
Seeking Alpha不仅仅可以提供实时更新的财报数据,
同时还能获取实时财报Transcript,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点,因为我不用再跑去每个公司的网站上去找了。
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方便的一站式平台。
很难得的机会,
Seeking Alpha决定和我的频道合作,
给我的观众提供免费试用7天,外加领取30美金的福利。
你可以扫二维码,
或者点击下方链接获取这个福利。
链接:https://www.sahg6dtr.com/46ZGZZX/R74QP/
LULU 2025年04月18日观察
LULU又跌回来了?
我做Lululemon的内容很长一段时间了。
最开始关注LULU是在22年美股熊市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之所以对LULU很感兴趣,是因为它的财报特别好,非常亮眼,但是,股价也是跟着大盘一起有大幅地调整。
只不过,我没想到的是,3年间LULU居然会经历3次暴跌。
最新LULU的股价又快跌到24年8月的前低了,差不多230左右。
虽然我早就不在进行主动交易了,
但是根据我原来CFD交易的经验,
一般情况下,如果股价逼近一个历史支撑或者阻力带,股价绝大概率会尝试测试这个价位。
所以短期内,LULU的股价如果继续往下跌一段,我完全不会感到意外。
LULU是一家来自加拿大的轻奢时尚运动服饰公司。
它最开始的爆款,也算是品牌基石吧,就是女士时尚瑜伽裤。
不过,现在它早就不是一家仅仅卖瑜伽裤的公司了。
它现在都已经开始对男性下手了,推出了一系列男性运动服饰。
提到LULU,就不得不提到耐克。
知道目前为止,耐克仍然是这个市场的一哥。
虽然耐克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儿去,和LULU一样,耐克最近,也是跌出翔了。
这其实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实在是不景气。
但是LULU和耐克不同的是,暂时LULU的财报还没有拉跨,虽然增长不像之前那么夸张了,但是还没有缩水。
这其实也说明了目前LULU已经从最开始的瑜伽裤颠覆者,逐渐成为了现在的行业主角。
并且,这里还有一点值得称赞的是,LULU把高价位市场守得很好。
它的客单价比一般的平台可能要高出2倍。
LULU虽然一直以来,取得了成功的业绩。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它所处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Morningstar仍然认为LULU的护城河很窄。
这一点,其实我并不反对。
因为我认为LULU虽然在轻奢运动服饰市表现不俗,但是它的受众人群客人并不宽。
不过,暂时来说,市场反映出来的现状就是,LULU仍然很火爆。
之前我一个好朋友回国,他就和我讲目前中国实体店生意惨淡,唯一人满为患的,就是LULU的专卖店。
相反,耐克专卖店,在中国几乎无人问津。
LULU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点就是,它纵向一体的打法。
LULU是线下纯自营+线上电商模式。
这就意味着,它全线路掌控着自己的定价,门店体验,库存,以及社区活动。
这个打法目前来看,非常成功。
LULU虽然之前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并且股价也是一路高歌猛进,给最初的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但是,最近3年,可是说是翻了水逆。
目前股价也是大幅下跌。
股价下跌的背后,其实也是有很多不安因素。
股价下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财报中给的指导比原来低了好多。
目前Guidence只给出了6%-7%的增幅。
显然市场是不喜欢的。
市场早就已经习惯了LULU每个季度都能给个20%的增长预期了。
其次,就是目前全球消费品市场,因为各国央行开启的无限QT模式,不断降级。
市场中的消费力越来越低,反映出来的就是消费品市场整体业绩下滑,LULU显然也是生受其害。
最终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目前消费品市场有一种所谓的山寨文化。
简单点解释,就是说,一旦市场中出现某一种爆款,立马市场中就会有很多玩家开始无下限的推出平替产品。
而LULU这么火,以至于现在你随便打开一个电商平台,LULU的平替产品可以说是多到爆。
-财务健康,现金可以直接还清借款
-ROIC表现不错
-营收刷新新高
-经营利润刷新新高,利润率为23.67%
-公司CAPEX巨大
-不过SBC派发很小
-公司不派发股息,不过股份回购力度很大
最新财报之后,LULU目前在我的打分体系中,仍然可以打到84.50分。
这个分数可以说是好到夸张了。
它在我所有分析过的公司中也属于佼佼者。
并且,我还没有给它特别高的主观分。
公司从客观财报表现上来看,无可挑剔。
并且目前股价又开始大打折了。
但是,我还是没有建仓LULU。
因为我们家没有买过LULU的产品。
所以LULU不属于我能力圈中心的公司。
HLT 2025年04月19日观察
HLT的成功是一个No Brainer么?
今天我来谈谈希尔顿。
其实我很早就对希尔顿有所了解,
但是,很长时间我都没有仔细研究这家公司。
直到最近,我也是开始着手研究这一类型的公司了。
希尔顿的业务模型是一个典型的连锁形式。
这和麦当劳如出一辙。
它两都是Royalty形式公司的龙头。
简单点说,它两都是靠收加盟费,授权自己的IP来赚钱。
我之前对这种连锁形式的公司研究不深入。
所以这次我也是换位思考仔细研究了一下麦当劳和希尔顿。
我的研究可以说类似角色扮演。
首先我来扮演一个加盟商的角色。
假如我有一笔钱,加盟麦当劳和希尔顿可以说是一笔投资了。
投资一个麦当劳的门店和希尔顿的酒店区别是很大的,
举个例子,在澳洲投资一家麦当劳,你大概需要500K 到1M左右的资金,
剩下的钱可以贷款60%,
一般的贷款机构把麦当劳是当成AAA级别的抵押资产,
因为麦当劳门店的现金流非常好预测,且稳定。
土地和建筑都是麦当劳的,你需要支付加盟费,还需要支付租金。
其中租金大于加盟费。
加盟商ROI大概有50%以上,
如果你运气好,能够选中一个黄金地址,说不定更高。
而加盟商如果想投资希尔顿,完全是另一个不同的Monster。
首先,你的资金估计得至少要有20M~50M左右。
因为土地和建筑是加盟商自己的。
完成工程项目,达到希尔顿标准之后,你需要支付加盟费和管理费。
虽然你的ROI可能也就10%-15%左右,
但是,由于地和建筑是你自己的,所以长期下来增值所带来的的资本利得也是你的。
虽然我已经尽量简化了,
但是,我也理解,不是每个观众都是会计专业。
我就两句话总结下吧。
麦当劳的加盟商是租用了麦当劳的店来赚麦当劳平时经营的利润,
麦当劳抽取加盟费,另外收取租金。
而希尔顿的加盟商老板们,他们是自己的地,自己的酒店,
只不过挂名到了希尔顿的IP下面,使用希尔顿的管理。
希尔顿抽取加盟费,另外还收取管理费。
聊完希尔顿加盟商的角度,
自然地,就来到了希尔顿自己的营收组成。
它和麦当劳不同的是,它的营收主要是由加盟费和管理费组成的。
这差不多占了希尔顿9成营收。
所以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包括之前的我,
我们以为希尔顿在全世界拥有8400多家酒店,典型的地产大亨。
其实,希尔顿在全世界就3家Legacy酒店是自己的,其他的全是加盟商的酒店。
好家伙,这个生意是一个典型的依靠授权IP在全球飞速发展的酒店品牌,
并且还不需要什么资本,属于Capital Light的生意。
-公司财务堪忧,资产负债表很疲软。不过,这也是行业特点。这种Royality形式的公司杠杆率都打得非常高。比如麦当劳。
-ROIC表现亮眼
-营收刷新新高
-经营利润刷新新高,利润率有52.17%。这个利润率有点吓人了。
-公司SBC不高
-CAPEX很低
-公司发股息的同时,还大力进行股份回购
最新财报之后,希尔顿在我的打分体系中可以打到75分。
我给它的主观分很高,因为它属于这个行业的龙头公司了。
公司疫情期间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不过目前来看已经完全恢复了。
并且各方面盈利能力再创新高。
要挑刺的话,也是有几点的。
第一,虽然公司capital Light,但是并不代表它Debt Light。
和麦当劳一样,希尔顿的杠杆率打得也是非常高。
导致公司资产负债表疲软,资不抵债。
另外,公司营收虽然已经重新刷新新高,并且稳步增长。
但是营收总体增长速度并不快。这一点,可能和整体市场消费能力也是挂钩的。
未来我也会继续关注希尔顿,
暂时我对这种Licensing Model也是很感兴趣了。
总结
好了,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
我在 X(推特)发布的个股分析报告其实只是完整报告的一部分,如果你想查阅完整个股报告,我的观察单,以及第一时间跟踪我的实时交易和仓位信息,别忘了订阅网站会员,链接在右边信息栏
如果你对我的价值投资理念感兴趣,别忘记购买我总结的完整投资体系,链接同样在右边信息栏
祝你们投资顺利
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