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石峻财富体验 #79 - 如何寻找复利机器:2个框架 + 16项清单

 

2025年08月31日 | 唐石峻

唐石峻财富体验 #79 - 如何寻找复利机器:2个框架 + 16项清单

申明:

我的研究,旨在给投资人提供我个人的分析成果,没有任何投资建议。

所有投资都有风险,在进行任何投资前,请记得做好详细研究。

开场

买入一只股票,每天不用盯着看股票的价格,你可以开开心心享受生活,你晚上也可以安安心心地睡个好觉,股票价格随着时间推移也会涨得越高,而你呢,妥妥的躺着赚钱。

乍一听上去,似乎是痴人说梦。

但是,假如我告诉你,这并不是做梦,世界上有不少公司的股票都可以帮你实现这一梦想。

这种公司,我称他们为

“复利机器”

你缺乏的,仅仅是发现这些复利机器的方法而已。

今天这期的想法,其实我已经筹划很长一段时间了。熟悉我的观众肯定知道,我开发了一套属于我自己的,给公司基本面打分的体系。

每期,我会分析3家公司,有的是我自己的持仓,有的是我感兴趣的,常驻我观察单中的公司。我每期视频都会使用这套打分体系给公司打分。

其实,这套打分体系,也是我用来筛选公司,寻找复利机器的体系。

随着我对投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我的投资表现一直在验证这套投资体系的可行性,我对自己这套体系越来越自信。而且,我认为,这套投资体系,适合每一个人,它并不需要你是专业会计,或者专业金融分析师。不过,你只有专心看完这期才能完全掌握这套投资体系的精髓。所以, 记得一定要看到最后!

复利

复利,英文叫Compound Interest。

爱因斯坦曾经有一句名言:

复利是人类第八大奇迹。

而我对复利的感触,最早要追溯到一个我曾听过的故事。相传,在古印度,婆罗门的智者Sissa,为印度国王发明了象棋。国王非常喜欢,所以决定赏赐Sissa。Sissa思考之后,问国王要米。他提出的的请求是在象棋的第一个格中放1粒米,第二格中放2粒,往后每格都是前一格的2倍。国王心想,一个小小的象棋棋盘,况且,Sissa要的米是用颗粒计算的,于是毫不在意的让粮仓官员带Sissa去粮库提米。但是,粮库的官员带Sissa去提米,数着数着就感觉越来越不对劲了。因为他意识到,这哪是普通的提米呀。象棋棋盘上有64个格子,每个格子都翻倍,这可是2的64次方减1。即便是把全宇宙的米全拿来,估计也填不满64格。在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被复利效应震撼到了。

巴菲特曾经说过,能理解复利效应的人,只要听一遍就懂了。而理解不了了的人,再怎么教,他们也无法理解复利效应。

我也是很庆幸,显然我是那种,可以理解复利效应的人群。开头提到了,我的整套投资体系,都是围绕着复利这两字来设计的。我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些复利机器们。通过长期持有,来积累财富。

框架

我寻找复利机器主要是2个框架

第一:主观判断

第二:客观依据

我认为人类做决定既不能完全凭借主观判断,也不能完全依据客观事实。即便你对一个投资再有把握,你毕竟只是基于你的学识,你阅历,你的经验做出的判断。所以,我认为,只有加上客观事实依据,才能够提高你判断的准确性。在我的体系中,既包括了主观上的判断,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需要主观上判断,而是公司基本面表现的事实依据。

再来,我认为清单在投资中非常重要。我的偶像,查理芒格曾经不止一次强调过清单的重要性。清单英文叫Checklist。他曾经举过很多例子。比如医生在做手术时,即便医术再高明,他们也不会凭借自己的感觉来给病人开刀。他们会根据清单,或者标准流程,一步一步把手术做好。我是做会计的,我在工作中无论做任何一个客户的账,每一个步骤,我都会依据标准清单来做。我们的行话,叫做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这样,我才能保证每个客户最终的Financials都是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品质来做的。

做投资道理也一样,每家公司都用同一张清单来评判,这样,才能确保你在任何一个时刻,对于你研究的每家公司表现,都了如指掌。

接来下,我会一步一步把我挑选复利机器的每个步骤全部毫无保留的教给各位读者。

主观判断1:护城河, 权重:15%

一家公司想要长久,达到让我们躺赢的标准,护城河是最重要的属性。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意思呢?古时候,尤其是冷兵器时代,人类发动过无数战争。人们就总结出来了一个结论。如果要守护一座城池,或者城堡,围着城池或者城堡修建一圈护城河,是最好的防守战略之一。而我们做投资,一个公司的护城河,其实也就代表了,它的业务在不断开疆扩土的过程中,在防御竞争者上是否牢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听公司股票分析的时候,经常听到护城河 (MOAT),这个概念。

护城河在我看来,是我在评判一家公司时最看重的一点。毫不夸张的说,假如一家公司的护城河得分很低的话,即便公司表现再好,我大概率也会直接跳过。曾经很长时间,我给护城河的权重只有总分的10%,但是,近段时间我把护城河的权重调到了15%。

股神巴菲特最喜欢的公司,都是具有极宽护城河的公司。他重仓持有的苹果,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美国银行,穆迪,无一例外,都是全世界护城河第一档的公司。我最欣赏的投资人之一,Chris Hohn爵士,他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对我搭建自己的投资体系启发很大。他提到,

很多投资人过度追逐高增长,反而忽略了竞争。

高进入壁垒(护城河)才是好投资的关键。

短短两句话,当我听到的时候,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有种顿悟的感觉。我自己做投资也10多年了,虽然我一直在学习和效仿成功的价值投资人,自然我对护城河的重要性是理解的。但是,我却没有在我的体系中突出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也会被高增长的潜力公司所吸引。犹豫要不要跟风建仓。

但是,当我真正理解护城河这个概念之后,我才真正明白我所寻找的,究竟是怎样的公司。我投资公开股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是为了长期的财富积累。而长期能一直复利的公司,往往并不是高增长的公司,而是世界上护城河第一档的公司。

所以,护城河也是我主观判断清单的第一项。权重也是所有项目中最高的。假如一家公司的业务规模非常大,比如其业务已经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人口,并且该公司所在市场中只有它一个玩家,或者少数几个玩家,这种公司,在我看来,就是护城河第一档的公司。我可能会打到13~15分。

主观判断2:地缘风险,权重:5%

地缘风险,是我主观判断上也会考虑的风险。不过,我对地缘风险的判断可能和目前主流观点不太一样。比如,之前在我的视频下方有人留言问我,一家欧洲的公司,在川普上调关税的环境下,怎么我还能给满分5分的地缘风险?其实这位朋友没错,从短期上来看,美国的关税,的确会影响欧洲公司的表现。

不过,在我的体系下,我并不会因为短期的经济政策来给公司地缘风险上降权。更多的,我看重的,是公司所处国家政治,经济,以及安全上的稳定性。比如,目前来说,我给绝大多数的美国公司,地缘分都是给的满分。我给中国公司,会有稍微的降权。毕竟中国公司很容易受到政策面影响,这在我的体系下,我会认为增加了一些额外的不确定性。

再来,假如公司所处国家政治上或者经济上存在不稳定的风险,我会扣很多分。比如,公司如果在战争多发地区,比如以色列,中东地区等等。我之所以把地缘风险排在主观判断第二个项目,其实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假如我认为一家公司地缘风险很高,我大概率也是会直接pass掉。

主观判断3:回报可预测性,权重10%

一家公司如果要达到让我们躺赢的标准。它未来给我们带来可观回报的概率一定要高。而概率高,就是因为它未来的回报好预测。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是很多年前,我听另外一位我非常欣赏的超级价值投资人 Dav Kantesaria在一次采访中的观点。他提到,他对公司的要求特别高,一般的好公司,几乎入不了他的法眼。只有满足他所有的清单的公司,才能进入他的购买清单。而世界上满足他所有要求的公司,加起来,可能也不到30家公司。其中他非常看重的一点,就是公司未来回报的可预见性。

问题来了,我们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未来的回报好不好预测呢?我自己的理解,主要看3个方面。第一,这个公司是否在你的能力圈中心。注意,在你的能力圈内,可能还不够,因为你可能还不够了解公司所处行业。只有处在你能力圈中心的公司,你才有可能判断未来公司是否能一直赚钱。第二,竞争。假如公司处在一个有众多竞争对手的市场,在我看来,未来是很难预测的。应为竞争在我看来,是公司的第一杀手。第三,公司过往表现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公司在过去基本面表现是否稳定,还是说大起大落,或者说公司没有足够的证据帮助你做出笃定的判断。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所以,总结来说,要想公司未来回报可预见性高,首先公司得要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比如公司护城河极宽,在市场中处于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地位。或者说,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和竞争对手比起来,拥有绝对的优势等等。再来,公司在过去已经有过成功的表现,公司已经证明它能够长期保持自己的竞争力,长期给股东提供丰厚的回报。

主观判断4:定价能力,权重10%

一家公司要让我们躺赢,它一定要有绝对定价权。它得要能一直涨价的同时,还能维持消费者或者客户增长。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实际上很少有公司能做到。而且,这个特点往往并不明显。道理很简单,你在市场中呆上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有体会。一般不具备定价能力的公司,往往会大肆吹嘘自己的定价权。而往往那些真正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却会低调行事,尽量让自己的定价权成为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如何来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有定价权呢?一般来说,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看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有没有降过价。假如一家公司需要降价来维持销量的话,几乎可以判断这家公司是不具备定价权的。再来就得从公司报表中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公司的利润率是否在增长,或者是否能维持现状,还是说公司的利润率在缩水。这也是非常直观的数据体现。假如公司的利润率缩水,很有可能也说明了公司不具备定价权。反之,则说明了公司具备定价权。

主观清单项目就这4点。加起来,主观分权重占整体权重的40%。这40分,是我自己根据判断做出的打分。而接下来60%的权重,则是完完全全的公司客观财报表现分。换句话说,这60分,是没有任何个人感情色彩的,甚至不管我是否了解公司业务,这个分都能保持用同一个标杆来衡量所分析的公司。

客观表现1:财务状况,权重5%

一家公司假如要长期让我们躺赢,它一定不能破产。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如果一个公司破产了,我们普通股东的投资基本上也就归零了。因为破产清算最先是还Creditors,其次是公司的优先股持有人,最后,才是我们普通股的持有人。也就是说,我们的清算还款优先级是最低的。

可是,在我不长的10多年的投资经历中,很多投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过不重视公司财务状况的经历。在吃过很多教训之后,我也是在自己的投资体系中加入了这条清单。

假如公司手里的(现金+1年自由现金流)/ 借款 > 1,这项公司可以得满分5分。

也就是说公司财务健康,投资这家公司,最起码从短期到中期来看,公司没有破产的风险,也就是说,你的投资起码不会一夜之间归零。

依次类对,假如公司手里的(现金+1年自由现金流)/ 借款 < 0.3,公司这个项目上得0分。

一般来说,假如公司这个客观分上得的是0分的话,我会直接pass掉。

客观表现2:流通股,权重5%

一家公司如果可以让我们躺赢,它一定要能够持续给股东提供利益。而现今公开股权市场中,公司给股东提供利益的方式,主要是来自3个方式。首先,公司可以给股东派发股息,相当于说,公司直接定期给股东发现金分红。第二,公司的股价上涨,股东的投资实现了增值。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方式,也是我们想要躺赢最终的目的。但是,这个是最终的目的,并不是我们判断一家公司好坏的标准。一家公司曾经股价上涨,并不代表它未来还能一直涨。这也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很多人买股票的理由,仅仅是因为这家公司之前股价涨了很多。这种投资方式很有可能会赔到内裤都不剩。

第三,公司可以主动在公开股权市场上回购自己家的股份。这种方式,我很看重。我简单解释下,你把买公司股票,可以想象成买披萨。如果公司一共有10股,也就是说公司这整张披萨,一共有10块。假如你买了其中1块。你等于说,占据了公司10%的股份。如果这个时候,公司自己在市场中买回去了1股,换句话说,现在公司总共只有9股了。你作为股东,虽然啥也没干,你没有买更多块披萨,但是,你持有公司的股份的比重从原来的10%增加到了现在的11.11%,1/9=11.11%。无形之中,公司已经通过回购股份,返利给你了。

所以在我的体系下,假如公司流通股数量的复合年化率CAGR>0,话句话说,假如公司流通股数量不降反增的话,这个项目得0分。

依次类对,假如公司通股数量的复合年化率CAGR< -3%的话,公司在该项目上可以得到满分5分。

客观表现3:CAPEX,权重5%

一家公司如果想让我们躺赢。它的资本投入(CAPEX)得要受控制。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假如一家公司疯狂烧钱,但是却不能赚到对应比例的钱的话,自然公司要给搞垮的。但是,其实关于CAPEX,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认为,最理想的复利机器,肯定是那种既不需要花什么钱,又可以一直赚很多钱的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可以无限空手套白狼的公司。理论上来说,这种商业模式肯定是无敌的。但是,我也意识到,现实市场中,能够无限空手套白狼的公司,非常少。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是需要经历一轮又一轮的CAPEX才能实现盈利上的飞跃,从而给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所以,虽然在我的体系中,我还是会有这项打分,但是,我并不会说因为一家公司有巨额的CAPEX,我就因为这一项的分低给它直接一票否决了。

在我的体系下,假如一家公司的CAPEX / 经营现金流(OCF) < 10%,该公司这项上可以得满分5分。依次类推,假如公司CAPEX / 经营现金流(OCF) >60%的话,该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则得0分。

客观表现4:R&D,权重5%

公司R&D开支也就是公司的科研开支。一家公司如果要让我们躺赢,它势必不能把钱全烧在科研开支上,却赚不到对应比例的钱。和资本支出逻辑是一样的。同样,最理想的复利机器肯定是空手套白狼形式的商业模型。同样,现实市场中,我不会因为公司这个项目上得分低,就把公司一票否决。

所以,在我的打分体系下,假如一家公司的R&D / 经营现金流(OCF)< 10%,该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可以得满分5分。以此类推,假如公司的R&D / 经营现金流(OCF)> 50%的话,公司则得0分。

客观表现5:SBC,权重5%

一家公司假如能让我们躺赢,它一定不能毫无节制地给管理层和员工发股票薪酬,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SBC。和股份回购相反,假如公司给管理层和员工派发SBC,相当于是变相地增发流通股,作为公司的股东,你虽然没有卖出你手里的股票,但是,你的权益已经被SBC稀释了。你手里的股票占总股份的比例,变小了。

作为公司的股东,很自然,我们是不喜欢SBC的。最理想的复利机器,肯定是一点也不会稀释股东的同时,还能一直给股东提供股价上的增值,或者股息派发,或者以股份回购的方式返利给股东。

但是,查理芒格也经常提一句话。

Show me your incentives, I will show you the outcome.

如果管理层和员工得不到激励,自然公司的生产力会降低,从而影响公司表现。现实市场中,适当的SBC派发,来激励管理层和员工努力工作,把公司越做越好,是必要的。所以和前面CAPEX和R&D开支一样,我也不会因为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得分低,而一票否决它。

在我的体系下,假如一家公司的SBC / 经营现金 < 5%,该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可以得到满分5分。以此类推,当公司SBC / 经营现金 > 25%时,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得0分。

客观表现6:ROIC,权重5%

一家公司如果要让我们长期躺着赚钱,它的资本投资回报一定要很有效率。ROIC,投资资本回报率就是专门来衡量这个效率的指标。最理想的复利机器,ROIC很自然是越高越好。

在我的打分体系中,假如一家公司的ROIC > 50%,这家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可以得到满分5分。以此类推,假如一家公司的ROIC < 5%,公司在该项目上得0分。

客观表现7:自由现金流(FCF)复合年化增长率(CAGR),权重5%

一家公司如果要帮助我们躺赢,它必须能不断增加自己每年的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其实就是用公司的经营现金流-CAPEX。英文叫Free Cash Flow。这个钱,大家可以简单的想象成公司支付完所有开支之后,假如你是唯一的老板,你是100%控股的话,你可以直接装兜里的钱。

自由现金流也是我最看重的指标之一。最理想的复利机器,肯定是能快速并且稳定增长自由现金流的。所以CAGR也是越大越好。

在我的打分体系下,假如一家公司它的FCF CAGR > 20%,该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可以得到满分5分。依次类推,假如公司的 FCF CAGR <5%的话,它则会在这个项目上得0分。

客观表现8:经营现金(OCF)/ 经营利润 (OI),权重5%

这一点,可能没有会计知识的观众有点难理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事务所有一个客户,他的公司破产了,Adminstrator已经开始接手,公司进入清算程序。但是,从财报上来看,它的经营利润其实很高。只可惜,它的现金流已经无力支付任何开支了,并且公司还欠税务局一屁股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其实问题就出在了应收账款上。公司Debtor过高不是好事。比如我的这位客户就深受其害。而我们衡量任何一家在公开股权市场上市的公司,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必须要公布现金流量表的。而我们通过OCF/OI 的比值,就能轻松掌握公司现金流是否健康。这个数字越大,说明公司创造现金的能力越强,没有很多消费者或者客户欠他们钱不给。反之,这个数字越小,越能说明公司可能会出现很多坏账,钱很有可能收不回来。比如很多最近很火的开展Buy Now Pay Later业务的公司,他们都存在这个问题。

在我的打分体系下假如公司OCF / OI >1,公司在该项目上就能打到满分5分。依次类推,假如公司OCF / OI < 0.2,公司在该项目上将会得0分。

客观表现9:营收复合年化增长率(CAGR),权重5%

一家公司如果要在未来让我们能躺着赚钱,它势必营收得保持稳定增长。这个应该是最好理解的点。不管你是出售商品还是服务,Top Line 营收绝对是重中之重。

在我的体系下,假如公司的营收CAGR > 20%,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则可以打到满分5分。依次类推,假如营收CAGR < 0,公司得分则为0分。

客观表现10,11,12:公司经营利润,权重15%

如果问我,除开公司护城河之外,我最看重的一点是什么,那一定是经营利润,英文叫Operating Income。一家公司想让我们躺赢,它必须得有优异的经营利润表现。

巴菲特曾经在致伯克希尔股东信中深刻表达过他对经营利润和净利的看法。我之前也是专门针对这个问题,做过一期内容。长话短说,股神看重的是经营利润。因为经营利润是唯一能准确反映一家公司经营情况的数据。净利也好,经营现金流也好,哪怕是自由现金流也好,都没法准确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净利。在2018年新的会计准则执行之后,净利中还包括公司未实现的资本利得,等一系列噪音。比如巴菲特拿伯克希尔为例子,伯克希尔的净利总是忽上忽下,看不出什么规律。因为市场的波动就是阴晴不定的。但是如果看伯克希尔的经营利润,则是一目了然。很Make Sense。

在我的体系中,我把经营利润分成了3组数据来考量。

第一,公司经营利润(OI)的CAGR。公司经营利润如果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自然给我们带来高回报的概率就会变大。所以,公司的经营利润CAGR > 20%的话,公司在这个项目上能得到满分5分。依次类推,假如公司经营利润CAGR < 0,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则会得0分。

第二,公司经营利润率。公司不单单得经营利润增长快,本身公司的经营利润率也得高才行。如果2家公司都赚了1个M,一家利润率有50%,另一家只有10%的话,经营利润的差距可是5倍呀。所以,当公司的经营利润率 > 40%的时候,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可以得到满分5分。假如公司经营利润率 < 0%,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则会得0分。

第三,公司经营利润率的CAGR。注意,这里不是指的公司经营利润增长,而是利润率的增长。这一点也是很多投资人忽略的一点。我认为,最能体现公司是否有定价权的指标,可能就是公司经营利润率的增长速度。在我的体系下,假如公司经营利润率CAGR > 2%,公司在该项目上则可以得到满分5分。依次类推,假如公司经营利润率 CAGR < -4%,公司在该项目上得0分。

总结

2个框架,一共16项清单,构成了我的选股体系。主观分40分,客观分60分。公司得分越高,代表着公司品质越高。根据我的观察,一般来说,公司得分超过70分,已经属于很优秀的公司了。 而世界上有那么几家公司却能够脱颖而出,在公开股权这座竞技场中打到80分以上,在我看来,他们就是我眼中的复利机器!

好了,以上就是我寻找复利机器的完整过程。我也有必要提醒大家,我的这套体系虽然适用于很多公司,但是,并不是对所有公司都适用。比如,金融板块的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等。再比如房地产REITS。以及资源股,石油股,矿业股,能源股。这些行业的公司我不在行。我的这套体系也不能用来分析这些公司。

我希望能通过这期,可以完整阐述我的选股策略,以及我的价值投资观。这个期也是我投资公开股权市场的基本指导,在我未来创作中,我必然也会一次又一次提到这期中讲述的知识点。

希望这期对你的投资能有所有帮助。

我是唐石峻,一个投资人,和创作者,我在社交平台上教你如何搞钱,投资,以及如何做社交平台推广

我分享的内容是我多年总结的经验,你将会获取知识最真实的形态

你准备好了之后,接下来,看看我能怎么帮到你

深度研究股市投资机会,分享我的研究成果,展示我的实操,和实际仓位,实时观察单,实时财报数据和我的观点

从新手到高手,搭建投资体系,学习价值投资策略,把握投资计划,实现非凡的回报

Next
Next

唐石峻财富体验 #78 - 美股 META:持有1234天后,我赚了多少?(2025)